在过去的几十年甚至数百年间,虽然涌现出众多明星企业,但能够经久不衰的公司却寥寥无几。许多企业曾一度辉煌,但转瞬间便黯然失色。历史的长河中,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明星企业。例如,1903年莱克兄弟试飞成功后,飞机制造业迅速崛起,许多相关企业成为那个时代的璀璨明星。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约350家飞机相关公司中,除了波音公司外,鲜有能存活至今者。
在中国A股市场,优秀的公司层出不穷,然而,愿意深入挖掘并坚守价值投资理念的“耐心资本”却并不多见。因为真正考验一家公司的时刻,往往是在其经历低谷时期。本系列文章旨在剖析那些在行业低谷期历经磨难却仍然坚韧不拔的上市公司。在这些公司中,潍柴动力的辉煌成就无疑成为了本系列文章的重点案例,其故事令人深感振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01
地狱开局后的“逆天改命”
1998年,对于潍柴来说,是重生的一年。当时,这家位于山东潍坊的企业,背负着3.6亿的巨额债务,账面上仅剩8万元,1.3万职工的工资已经半年未发。然而,正是这样的绝境,催生了潍柴的改革。
谭旭光,这位年轻的厂长,面对着一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挑战。他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取消国企福利,精简人员,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这些措施虽然痛苦,但却为潍柴注入了新的活力。1999年,潍柴实现了扭亏为盈,销售收入达到7亿元,利润500多万,这标志着潍柴的重生。
2005年,潍柴迎来了它历史上的高光时刻。研发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大功率发动机“蓝擎”。这款发动机的问世,不仅打破了中国重卡长期依赖外国发动机的局面,更让潍柴在国内外市场上声名鹊起。4年间,这款发动机的销量达到了12万台,潍柴动力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
02
不懂“变通”的潍柴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一旦从实业转向金融,就意味着不再依靠勤奋,而是越来越依赖资源,于是危险便悄然而生。
在工程机械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时,当时的三一重工采取了大胆的财务策略,借款超过200亿,并推出了各种金融服务以及1万小时免工时费退换服务等优惠政策。这种激进的市场策略让三一重工在2015年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应收账款甚至即将超过年营收,如果当时工程机械行业没有进入上升周期,那么三一可能就“命悬一线”了。
相比之下,潍柴动力显然没有走上这一条道路了。谭旭光做企业有三不:不干房地产,不搞金融投机,不做低端业务。
在几十年的房地产繁荣时期,不断有人尝试说服谭旭光涉足地产业务,然而他总是表现得像个执着的农夫,对此不以为意。
他坚信企业经营如同耕作,核心是要精心料理好自己的田地,而不是去抢种他人的地,以致自己的田地荒芜。他认为,如果自己的田地都无法耕耘好,那么更无法胜任耕种他人之田。
潍柴动力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营收和市值增长了30余倍。公司不仅在资本运作上取得了成功,而且始终重视主业的发展。通过仔细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潍柴收购的企业都与发动机业务有强关联性,这与公司的“战略高度一致,资源高效协同”的理念相吻合。
逆向整合陕汽重卡、雷沃农业装备、雷沃工程机械等产业资源,使得潍柴动力的发动机业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谭旭光认为,这样的整合让发动机“长上腿、安上大脑、插上翅膀”,构建起了全球独一无二的同心辐射产业生态圈。
尽管潍柴动力在产业链上进行了扩张,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忽视了主业的发展。在过去十年中,潍柴动力在发动机板块的研发投入累计超过300亿元,研发投入比例在全球同行业中处于最高水平。2023年,公司成功搭建了“八院一中心”的研发平台,这进一步证明了潍柴动力对主业技术攻关的高度重视。
正是这种对主业技术攻关的重视,使得潍柴动力能够从全球首创动力总成到四次突破全球柴油机热效率,从价值链低端的“内卷”到全球高端市场的突围。谭旭光深知,产品经营是企业立身之本,没有好的产品,一切都是零。他认为,拥有别人拿不走的关键核心技术,是潍柴动力在全球竞争中争第一的逻辑。
03
新能源时代
潍柴的“创新”与“叛逆”
2021年,新能源板块的浪潮席卷了整个资本市场,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尝试与新能源概念挂钩,希望借此提升自身的市场价值。然而,潍柴动力却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坚持长期主义的思考,对新能源行业保持谨慎而深入的分析。
潍柴动力的董事长谭旭光明确表示,新能源不可能完全取代柴油机。他指出,新能源是国家战略,但未来我国的能源结构将是多元化的,不会是新能源一统天下的局面。谭旭光进一步强调,新能源的定义需要明确,例如,通过燃烧煤炭发电再充电的方式,并不算是真正的新能源。此外,新能源的应用场景也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规模。
在谭旭光看来,对于49吨限重的高效物流场景,新能源技术目前还无法替代柴油机。他认为,未来商用车的新能源转型将是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城市运输的轻卡市场是推行新能源的理想选择。
谭旭光还指出,新能源的发展最终将由市场决定,而不是依赖政策或补贴。潍柴动力已经在新能源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布局,但谭旭光坚信,柴油机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柴油机和新能源技术将长期并存。
今年四月,潍柴动力取得了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达到53.09%的柴油机。这一成就在柴油机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当于人类首次在百米赛跑中突破10秒大关。这款发动机不仅热效率超过50%,而且能够轻松满足国六/欧Ⅵ的排放标准,并已实现大规模量产。相比之下,奔驰、沃尔沃、康明斯等国际巨头的同等效率水平柴油发动机仍处于实验室阶段,且需要依赖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开发热效率超过50%的发动机,潍柴动力投入了5年时间、42亿元人民币以及上千名研发人员的努力。自1876年以来,全球主要柴油机的热效率用了超过一个半世纪的时间,从26%提升到46%。这意味着在热效率上每提升0.1%,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创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潍柴动力的研发团队对发动机上的几千个零件中的60%进行了重新设计。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潍柴动力研发团队无数个不眠之夜和辛勤劳动的成果。有时,团队成员为了提升热效率0.01%而连续工作几天几夜,这种努力甚至被设备误差所抵消。在这一过程中,一些研发人员因为压力巨大而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潍柴动力的研发团队仍然坚持不懈,以每提高0.1%的热效率为目标,逐步累积,最终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的突破。这一成就不仅对潍柴动力自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整个行业乃至国家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间,中国的原油进口依存度保持在71%至74%之间,其中内燃机(包括柴油机和汽油机)消耗的石油占到了中国石油消费总量的60%。如果以行业46%的热效率水平为基准,将热效率提升至50%,柴油消耗量可以降低8%。考虑到中国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达到700万台,如果全部升级,每年可以节省3332万吨柴油,减少1049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节省的柴油量相当于2019年中国柴油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在全球能源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潍柴动力展现了其前瞻性和创新能力。除了在柴油机领域的突破,潍柴动力还在天然气发动机和燃料电池技术上进行了深入布局。通过与德国博世集团合作研发氢燃料电池技术,入股加拿大巴拉德获取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以及入股英国锡里斯研发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潍柴动力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了先机,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潍柴动力的雄心壮志并未止步于此。在中国品牌出海如火如荼的2024年,殊不知公司早就在十几年前就将目光投向海外市场,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并购行动,迅速扩大了其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
2009年,潍柴动力收购了法国博杜安船用发动机公司,这不仅为潍柴打开了欧洲市场的大门,还让其掌握了海上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此后,潍柴动力又成功收购了德国凯傲集团,成为叉车行业的全球领导者之一。这些海外并购不仅提升了潍柴动力的技术实力,也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潍柴动力的故事是关于坚持、创新和远见的典范。在新能源浪潮的冲击下,公司没有盲目跟风,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稳健和长远的发展道路。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潍柴动力不仅在传统柴油机领域取得了突破,还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了有利地位。这种平衡传统与未来、本土与全球的战略眼光,将使潍柴动力在未来的能源变革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 End -
原文标题 : “逆天改命”的潍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