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马强:光储充一体化赋能“AI+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

OFweek储能网 中字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储充一体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个新兴概念,正逐渐成为推动“AI+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通过整合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和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image.png

在3月19日举办的OFweek2024(第四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易事特集团光储充事业部总经理马强在《光储充一体化赋能"AI+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主题演讲中分享了其对光储充一体化的看法。

政策催生市场高增

2025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正式施行,这标志着中国在能源领域的立法空白得到了填补。该法律涵盖了能源规划、开发利用、市场体系、储备和应急、科技创新等多个方面,为新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申报工作的通知》也强调了加快构建满足不同地区、类型和场景充电需求的服务网络,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力争到2025年底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充电桩“乡乡全覆盖”。

在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的市场空间也在不断扩大。根据预测,2025年风光储充一体化市场的总空间将达到2.2万亿元。

其中,风力发电市场空间为5000亿元,工商业光伏市场空间为5000亿元,工商业储能市场空间为5000亿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市场空间为2000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新能源产业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高速增长,为相关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AI+新能源”赋能光储充

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基础设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据《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预测,2025年人工智能数据中心IT能耗将达到77.7太瓦时(TWh),2027年将增长至146.2太瓦时(TWh)。这要求数据中心在提升算力的同时,也要注重能源效率的优化。

易事特集团在光储充一体化领域推出了多种创新产品,包括模块化数据中心、一体化电源、精密配电、精密空调、智能列头柜、智能监控系统等。

此外,易事特还开发了MC6000系列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MC2000系列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Easy Cube i9边缘计算小微型数据中心等,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这些产品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商业模式上,易事特集团通过“村企合作”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村集体利用专项资金、土地使用权作价、农户集资等方式入股,企业负责建设和运营维护。

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村集体的收入,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项目来源。例如,每个村建设20MW的风电项目,年均收益最高可达1800万元,村集体每年增收不低于40万元。

光储充一体化的应用场景广泛,包括城市公共停车场、医院、政府公共停车场、商业综合体地下停车场、工业园区停车场等。

此外,分布式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技术、用户侧互动管理等也在推动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智能控制与调度,确保电力供需平衡,优化能源分配,提升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自愈能力,保障供电连续性。

未来展望

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通过AI自适应预测、光伏发电预测、不同时段充电预测等技术,实现光伏全消纳、储能峰谷套利收益最大化、充电桩最优充电模式控制。这种系统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降低了全周期度电成本。

例如,通过实时天气预报预测光伏发电量,利用历史充电数据预测充电需求量,从而优化储能充放电量,最大化收益。

易事特集团在多个创新场景中取得了突破,如基站村、储备一体、风光储一体化等。这些场景不仅满足了国内电力不足和市电不稳定地区的需求,也在亚非拉等海外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海岛、矿山、工厂等场景中,风光储一体化微电网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解决了市电不稳定的问题。

光储充一体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的探索,推动“AI+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光储充一体化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大的突破,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通过整合光伏发电、储能技术和充电设施,光储充一体化不仅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为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