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如何从名不见经传到“制霸”全球?

阿尔法工场
关注

02 黎明前的黑暗

2000年,是光伏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德国政府颁布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案》,计划通过高额补贴大力扶持本国光伏产业,实现对清洁能源的利用。

由德国开始,荷兰、意大利等一批西欧国家开始了光伏发电的产业化之路。中国光伏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时间来到2004年,德国更新了《可再生能源法》,强制光伏发电并网,同时给予每度电0.45-0.62欧元的补贴。其影响便是爆发了一波光伏抢装潮。

提前布局的中国光伏军团,凭借无可比拟的人工成本优势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自然成为最大受益者。

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报告数据,中国2002年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仅相当于美国的2.1%、日本的3.4%、新加坡的4.3%、韩国的7.8%、马来西亚的19.2%。

数据来源:IIGF观点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及投融资

2005年12月,如日中天的无锡尚德电力(现已退市)率先登陆纽交所,施正荣凭借23.13亿美元身价,登顶中国首富。

靠卖化妆品出道的苗连生,创立了英利能源;安防用品起家的彭小峰则开办了江西赛维,相继成功赴美上市。苗连生后成为河北首富,彭小峰成为江西首富,光伏产业的大佬们一时风光无二。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相较而言,国内光伏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在市场需求突增的情况下,企业发展势必首先集中资源,进入技术壁垒较低的环节。

彼时,国内光伏龙头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组件和电池片上。这一环节技术含量相对不高,只需购置相关设备和原材料即可进行生产,投资门槛较低,故而竞争激烈。

在这一阶段,资本跑马圈地、企业大举扩张,是中国光伏产业显著特色。

光伏景气度高企,下游环节门槛较低,竞争激烈。其结果便造就了产业重心向上游硅料资源倾斜。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08年多晶硅便上演过“拥硅为王”的剧情,硅料产能错配,限制行业发展,稀缺的硅料,历史最高价格曾突破400美元/kg。

随着市场需求向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很显然,其发展趋势便是一体化,逐步向硅片、硅料等上游产业链延伸,通过整合资源来降低成本。

硅料属于大型化工项目,设备投资大,投产周期长,生产工艺复杂。国外技术长年封锁,垄断了市场,而中国多晶硅生产工艺落后、产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低。

在当时,解决瓶颈的主要策略还是长单锁定,部分国内企业甚至签订10年合约以锁定价格。

在全球多晶硅供应不足,价格持续上涨情况下,国内光伏企业开始对硅料环节展开积极探索。赛维彭小峰和英利苗连生等光伏大佬,耗资百亿,试图打破国外企业对硅料的垄断。

以洛阳中硅高科、保利协鑫(03800.HK)为首,自主研发的多晶硅技术成功实现产业化后(期间冷氢化西门子法制硅开始普及),多晶硅成为全国投资热点。

另一方面,国外多晶硅生产的单项技术和设备也开始普惠进入中国,技术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

国内多晶硅规模迅速扩大,2006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仅387吨,2007年达到1130吨,2008年达到4210吨,2009年中国多晶硅产量达到20000吨。

供给端大量产能释放,结果可想而知,多晶硅料从超过400美元的价格,到2008年末已跌至每公斤150美元水平。

2009年3月,多晶硅价格最低时每公斤50美元,跌幅近90%。后更是一路跌到2013年的17美元/KG。

签署硅料价格锁定长单的国内光伏企业,苦不堪言。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欧洲各国政府收紧了钱袋子,开始大幅降低光伏补贴。这对依靠补贴成长起来的光伏产业,无疑是一记重锤。

2012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征收34%到47%的关税。与此同时,欧盟正式发起了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调查”。

热了八年的光伏,突然降温到冰点。

此时,产能盲目扩张的后遗症开始凸显。一方面,此前巨额资本投入使企业负债沉重;另一方面,需求萎靡,供过于求,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企业遭遇严重亏损。

受此影响,风光一时的无锡尚德轰然倒塌,到了破产清算的地步。

“双反”不仅压垮了龙头尚德,也击倒了步子迈得太大的赛维,其在接连巨亏后宣告破产。另一位巨头英利能源,也因股价暴跌低于面值,不得不退市。

残暴的欢愉,必将以残暴终结(These violent delightshave violent ends.——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

在这场由盲目扩张、需求紧缩、补贴退坡导致的产业退潮中,同一个战壕活下来的幸存者,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在后来的岁月里,成长为国内光伏军团的中坚力量。

当然,也包括我们文章中的主角。相比于跨界成功的巨头们,技术起家的隆基股份,当时只是无名小卒。

就在各路资本发力跑马圈地、大量扩张产能之际,隆基股份在产能扩张上尤为谨慎。也没有参与长单锁定。

这大概是因为隆基管理层清醒地意识到,多晶硅价格暴涨是有多么不合理。

2002、2003那两年,等级最高的多晶硅每公斤才28美元,居然被炒到400多美元,一旦上游产能铺建完成,高昂的价格便无以为继。

“技术型理性”让隆基在一场疯狂中活了下来,并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