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研发全固态电池”,部分公司确认

OFweek储能网 中字

据中国日报通过多方独家信源获悉,中国或将投入约60亿元用于全固态电池研发,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一汽、上汽、卫蓝新能源和吉利共六家企业或获得政府基础研发支持。

有前述六家获支持的主机厂内部人士表示,其所在的公司在上述项目“答辩环节排名第一”。另有一家“入围”的产业链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我们之前确实听说过这一项目,但并不掌握具体信息。”

全固态电池引发产业链高度关注

据悉,有多位知情人士确认,此项行业内史无前例的项目由政府相关部委牵头实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对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开展研发。据悉,该项目经过严格筛选后,最后具体分为七大项目,聚焦聚合物和硫化物等不同技术路线。

受此消息影响,固态电池概念尾盘拉升,金龙羽直线涨停后打开,翔丰华、东方锆业、德福科技、上海洗霸、三祥新材等快速跟涨。

image.png

随后相关产业链公司在互动平台上回复投资者问答。

新宙邦5月29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对于固态电池领域下游厂商的发展一直保持密切关注并积极进行相关产品的配套研发与生产。公司一直以来保持高的技术研发投入,目前已有聚合物体系、氧化物体系和硫化物体系的固态电解质产品,并正积极与下游客户合作推进产业化应用,也在按客户的未来需求对产能进行积极布局。

对于投资者提及的“金龙羽2024年一季报中提到的已通过针刺实验的半固态电池的单体容量密度是多少W/Kg?”问题,金龙羽回复称,公司固态电池及其关键材料相关技术仍处于研发阶段,公司将根据研发进展情况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敬请关注公司的相关公告。公司进行固态电池的研究开发属于跨界投资,项目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的成功与否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而对于“清陶能源由公司独家供应吗?固态电池负极”的提问,翔丰华在表示,公司已与清陶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约定将在固态/半固态电池高比容负极材料关键技术研发、供应等方面达成全面战略合作。

此外,东方锆业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仍处于提供样品供一些固态电池材料厂家研发试用的阶段,同时公司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小组,持续加大对应用于固态电池电解质的氧化锆产品的技术研发和投入。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公司已有布局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其产业化进程正在加速。多家公司已经开始布局,以期在这一新兴领域占据先机。

5月24日,上汽集团在上海举行的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宣布,其全固态电池将于2026年实现量产。这一消息标志着上汽集团在固态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

5月11日,昆山发布的消息称,总投资达50亿元的清陶昆山固态锂电池产业化项目将于2024年6月投产。该项目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固态锂电池量产项目之一,预计年装机量将达到100亿瓦时,一期项目年装机量为35亿瓦时。

5月17日,国轩高科在其科技大会上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金石电池。这款电池采用全固态技术,具有350Wh/kg的能量密度和超过3000次的循环次数,质量成组率达到80%,系统能量密度为280Wh/kg,单次充电续航可达1000公里。

4月下旬,领新新能源宣布其固态聚合物电池生产线已实现量产,一期产能为每年0.5GWh。该电池的成本与目前量产的液态电池相当,单体电芯容量可达到360AH-1580AH,为业界最大。

4月12日,广汽集团在其科技日上发布了全固态电池阶段性突破成果。该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分别提升了52%和50%以上,续航能力超过1000公里,单体容量突破30Ah。

4月,太蓝新能源成功研发出单体容量120Ah、实测能量密度高达720Wh/kg的超高能量密度全固态锂金属电池,为车规级产品。

2月份,辉能科技宣布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产,其生产的固态电池为大型锂陶瓷电池(LLCB),充电12分钟可达80%电量,充满电状态下可实现电动汽车超1000km的续航里程。

不难看出,固态电池产业化正迅速推进,多家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性等优势,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为新能源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