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弘股份财报解读:8.57亿营收背后的储能江湖

新能源商业评论
关注

【摘要】成立于2007年,盛弘股份飞速发展。凭借面向工商业及电网侧的和面向微电网应用的储能产品,盛弘股份跻身全球储能逆变器供应商TOP10。

2024年,盛弘股份储能相关业务总收入为8.57亿元,毛利率高达29.64%,研发投入稳步上升。但产品成本较高,应收账款存在回收风险。

盛弘股份海外市场表现亮眼,面临德国SMA等国际巨头科华数能等国内劲敌等,仍需思考对策。

以下是正文:

01储能是重要业务之一

成立于2007年,盛弘股份最初专注于大功率电力电子技术,是国内最早的电能质量设备推广者之一。

2017年,公司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受益于充电桩、储能等成长赛道行业风口,公司成功迈入高速增长阶段。

资料来源:民生证券研究院

业务方面,盛弘股份包括四大模块:工业配套电源、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和电池化成及检测。

其中,新能源电能变换设备相关业务,即储能业务,是盛弘股份的最重要的业务之一。

公司2024年年报透露,在四大业务板块中,储能营收占比仅次于电动汽车充电机,排名第二。

细分来看,盛弘股份的储能产品可分为面向工商业及电网侧和面向微电网应用两大部分。

在面向工商业及电网侧的储能市场,盛弘股份针对电池大规模成组利用所导致的电池问题,首创多分支储能变流器,降低成本并提升效率。

再者,公司的产品将储能系统中所有电气的设计和设备全部集成到一个集装箱之内,提供一站式服务。

面向微电网的应用,盛弘股份研发光储一体机产品,集成了储能变流器与光伏逆变器功能,能够高效利用光伏发电,降低安装工作量。

资料来源:盛弘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

截至目前,盛弘股份微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已在全球六大洲的60+的国家与地区投放使用,累计全球储能装机容量超过12GW。

近期,在权威研究机构标普全球(S&P Global Commodity Insights)发布榜单中,盛弘股份跻身全球储能逆变器供应商TOP10。

根据GGII榜单,盛弘股份拿下中国工商业储能PCS出货TOP3及电力储能PCS海外出货TOP4。

02毛利率向好,但增长减慢

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盛弘股份储能相关业务总收入为8.57亿元,毛利率29.64%。

相较于2023年,储能业务收入下降5.80%。

对于总收入下降的情况,盛弘股份给出了回应:2024年储能行业有着挑战和不确定性,国内价格竞争、区域分化严重等问题,海外市场去库存压力、超预期高利率等都是业绩制约因素。但可以预见的是,以上诸多风险,在2025年依旧会成为压力。

资料来源:盛弘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

拆解收入来源,公司国内市场以工商业储能为主,规模达到7亿以上;直接出口额1亿以上,整体以欧洲为主,美国市场不足1亿;通过海博、宁德等合作方间接出口收入近1亿元。

毛利率为财报一大亮点。据2024 年报交流会,公司直接出口产品毛利高达50%-60%,间接出口毛利约40%,而国内市场仅20%。

成本端来看,储能业务产品投入占营业成本高达32.66%,同比减少0.88%。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较高的产品成本结构对保证持续利润优势有较大压力。

资料来源:盛弘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

从研发来看,2024年盛弘股份总计投入2.57亿元,较2023年增长11.14%。研发投入占总营收的8.46%,研发人员占比稳步上升。

在储能业务方面,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储充一体模块、5MW储能高压预制舱平台、215kW组串式储能变流器、PWS1-125M/125P/135M/160M-H储能变流器,摇光SES-125-261-L/215-418-HL/215-418-L储能一体柜等产品的研发。

资料来源:盛弘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

财报还显示,盛弘股份客户集中度较低,2024年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金额为3.4亿元,占总销售金额的11.2%。

同时,公司供应商也较为分散,2024年前五名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3.1亿元,占年度总采购金额的18.36%,采购灵活性较高。

资料来源:盛弘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

03海外突围VS国内血战,如何才能笑到最后?

作为储能出海的代表性企业,海外是盛弘股份的重要战场。

欧洲市场,盛弘股份已成功获得欧洲核心认证,成为国内极少数具备PCS设备直接出口资质的厂商(目前仅阳光电源、南瑞集团等少数企业获得同类资质)。

直接出口业务带来的高毛利率优势和认证资质形成的技术壁垒,成为公司的两大护城河,有助于提高公司竞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工商业储能具有较高的战略价值,但现阶段市场放量可能较为有限,需利用大项目体量平滑收入波动。

据2024年报,欧洲市场大储项目建设周期长、户储去库存压力导致行业增长放缓都对公司的业务布局产生了一定困扰。

美国市场,盛弘股份答复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直接出口的收入约为5600万,仅占公司整体收入的1%-2%,关税等波动对公司的影响较小。

与此同时,公司选择与马来西亚大型EMS工厂合作代工,降低供应链风险,也逐步探索美国本土代工合作,提前布局潜在需求。

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中东等新兴市场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盛弘股份也在计划入局。

但是,德国SMA是盛弘股份在海外储能市场不得不面对的劲敌。

德国SMA在欧洲、北美地区,市场份额较高、客户忠诚度较高。相对而言,盛弘股份国际知名度、市场份额更低,仍需加强市场拓展与客户开发,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内市场,盛弘股份工商业储能持续发力。然而,国内的商业模式尚未完全成熟、价格竞争激烈且区域分化严重,尤其是在大储方面以新能源配储和独立储能为主等。

再者,国内市场竞争对手繁多,有科华数能、上能电气、易事特等企业。

单从储能业务来看,盛弘股份与对手们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相当,仍需在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方面进一步打出差异化。

04尾声

储能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对于盛弘股份而言,技术创新突破内卷是常态,全球化的基本盘同样至关重要。

未来,唯有兼具技术壁垒和商业灵活性的企业,才能在这场能源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

差异化优势,是内卷赛道中笑到最后的关键。

       原文标题 : 盛弘股份财报解读:8.57亿营收背后的储能江湖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