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供需失衡之下,如何纾困
中国受制于“富煤、贫油、少气”的化石能源结构,供暖煤改气进程不及欧美各国,煤炭一直在能源消费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即使在2011年以后占比逐渐下降,目前占比仍然高达57%。
在近几年煤改气的政策推动下,中国天然气的消费占比一直在持续提高,2020年约占8.2%。
从2021年上半年来看,工业“煤改气”正在加速,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
山东省印发《全省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煤改气保供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各有关部门扎实做好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煤改气工作,确保2021年10月底前完成煤改气任务。
河北、广东、湖北等省份也已开始对自备燃煤电厂和陶瓷窑炉进行天然气替代工程。
不过由于受到国内天然气资源较高开采难度的限制,国内天然气供给难以充分满足需求增长,因此国内进口天然气的比重一直偏高。
全球天然气供给偏紧格局将会造成中国天然气进口存在下降可能,造成国内天然气供给同样逐步紧张。而天然气的供给偏紧,将会导致中国能源需求更加依赖于煤炭,进而加剧我国煤炭供给的紧张状态。
这对于中国碳中和政策下的能源结构调整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在此情形下,结合中国能源实际情况,通过上游增加供给,中游增加运输渠道,合理配置资源是更为合理的解决方案。
预计中俄东线的投产将使俄罗斯天然气成为进口PNG重要增量。此外中亚D线300亿方/年预计于2022年投产,将进一步加大中亚进口气量。
由于中国的天然气产地集中在西部,用气地集中在东部,因此资源调配尤为关键。
通过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陕京线等将西部国产气田天然气、中亚进口天然气送至华北、华东、华南,同时通过中缅管线将缅甸进口气送至云、贵、桂三省。
未来新增管线将极大提升天然气供给能力,川气东送二线设计运输能力120亿方/年,总投资102.28亿元,已准备开工建设;西气东输四线设计最大输气能400亿方/年,预计2023 年投产运行。
在此情景下,假设“煤改气”正常推进,天然气2030年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从8%提升至15.0%的目标达成,并且在双碳压力下存在加速推进的概率,实现超预期的增长,这对天然气市场无疑是一个长期利好。
在产业高景气度的前提下,寻求投资机会的最好方法就是对产业链进行分析。
04 上游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按产业链条观察,天然气可以分为上游:天然气生产、中游运输、下游分销三个部分
从上游来看:具备市场集中度高的特点。国有“三桶油”的CR3>75%,民营企业主要集中于非常规天然气生产,以亚美能源(02686.HK)和蓝焰控股(000968.SZ)为代表。
在链条中游:跨省管网主要由国家管网运营,省际管网由地方能源国企运营,输气价格受政府监管。
而在下游一端的格局,特许经营权保护下,城燃划城而治,行业集中度低,终端售价由当地物价局制定。
由于天然气存在着公用属性,出厂后价格受到发改委/物价局管控,这就导致了在天然气价格上涨的时候下游利润不如上游。
在中国,天然气价格改革目标“管住中间,放开两边”的指引下,意味着管输费、配气费由政府决定,出厂价、终端价由市场决定,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推进下游有望实现业绩增厚。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确定在天然气价格上涨趋势下,产业链最受益的当属上游天然气开采环节,二级市场的表现最明显不过。
沉寂多年的中国石油(601857.SH)近期大幅上涨,而民营企业亚美能源、蓝焰控股走势偏强。
客观地讲,油气价格飙升的趋势下,中石油将成为最大的理论受益者。作为中国最大的石油公司,丰富的储量和产量是其业绩保证的前提。
目前所拥有的原油已探明储量为73亿桶,天然气已探明储量为76万亿立方英尺。公司年均可生产原油约9亿桶,可生产超过4万亿立方英尺天然气,在全球石油公司中名列前茅。
此外,上游资源勘探方面,中国石油积极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强化页岩油气攻关,在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取得一批重要发现和重要进展,未来在天然气供给方面会有所提升。
05 结语
从政府大力推进新能源政策可以明显看出来,双碳的目标是第一原则。可以忍受亏损,可以对新能源大力补贴,甚至经济发展也可以暂时让路,
在能源替代的历史进程中,变革带来的阵痛时有发生,正如砍伐森林时,木屑肯定会四处飞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从全球达成共识,到各国资源的调配、技术的迭代,其复杂与激烈程度,不会亚于战时。
这个过程,并不会一蹴而就,而天然气价格的剧烈波动,恐怕也将反复出现。
原文标题 : 战火中的天然气,扰动供需的“手”从不停歇